图形工作站、集群应用方案
  • 网站首页
  • 商城
  • 产品
  • 行业计算
  • 科学工程计算
  • 化学&生物
  • 图形设计
  • 图像处理
  • 视景仿真
  • 人工智能
  • 影视后期
全球领先的高端图形工作站供应商

免费测试 热线 : 400-7056-800 【 为任何应用提供 最快计算设备 如不符,退货】【最新报价】【选购指南】【京东商城】



企业通用模版网站

  • 科研团队全能超算平台25v1
  • 超高分拼接 数字孪生
  • 科学计算MatLAB工作站24
  • 地质建模 油藏模拟工作站
  • 工业CT扫描 机器视觉计算
  • 电力系统关键应用配置24
  • 网站首页
  • 商城
  • 产品
  • 行业计算
  • 科学工程计算
  • 化学&生物
  • 图形设计
  • 图像处理
  • 视景仿真
  • 人工智能
  • 影视后期
  • 送无人机啦 8核6.4GHz  96核4.8GHz 加速改装 

  • 高性能集群 虚拟并行计算 芯片设计 光学仿真 

  • 蛋白质预测 生物信息 冷冻电镜 材料模拟

  • RSS订阅
  • 理科计算推荐
  • 仿真计算最快最完美25v1
  • 电磁仿真单机与集群25v1
  • 航拍实景建模单机集群
  • 遥感图像处理工作站集群
  • 4K/8K剪辑特效调色24v1
  • AI大模型工作站集群25v1
  • Abaqus硬件配置大全24v3
  • CST电磁仿真工作站25v1
  • 多物理场仿真单机与集群
  • 流体/空气动力学仿真25v1
  • 量子化学 分子动力模拟
  • 三维设计24v2  3D打印

 

您的位置:UltraLAB图形工作站方案网站 > 科学工程计算 > 科学计算 > 使用MATLAB并行计算功能提高多核系统性能

使用MATLAB并行计算功能提高多核系统性能

时间:2009-03-26 23:35:00   来源:UltraLAB图形工作站方案网站   人气:14424 作者:admin
  由于处理器时钟频率的限制,增加核并不意味着是计算性能的提高。为了充分利用新的多核硬件在性能上的优势,软件的基层结构需要向并行计算转换。MATLAB并行计算工具箱就是这种需求的产物,它能很好地实现在多核系统上进行并行运算。文章以典型的数值计算问题为例描述如何使用基本的两种并行运算方式:线程和并行for循环。

典型数值计算问题

      为了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我们使用MATLAB 测试一个有关Girko圆定律的假设。Girko圆定律的内容是:一个N×N的随机矩阵(它的元素服从正态分布)的特征值位于半径为 的圆内。假设Girko圆定律能被修改应用到奇异值上。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因为奇异值是一个变换了的矩阵的特征值。首先我们用MATLAB代码实现Girko圆定律的一个实例:

N = 1000;
plot(eig(randn(N)) / sqrt(N), ‘.’);
这段代码运行后得到图1,图上每个点代表复平面上一个特征值。注意所有的特征值都位于半径为1 ,圆心在轴的原点的圆内,特别指出的是结果与Girko圆定律是一致的,特征值的幅值没有超过矩阵维数的平方根。


 
图1 大小为1000的随机矩阵的特征值在半径为sqrt(1000)的圆内


      为了将Girko定律应用到奇异值分解上,我们用MATLAB生成随机矩阵,然后估算它们的奇异值,看是否能基于数值计算阐明这个假设。我们用任意变量N计算max(svd(randn(N)))的值,然后在结果中寻找规律,而这个规律是可以用奇异值分解的理论解释的。

      通过下面的循环产生正规随机矩阵,并计算它们的奇异值:

y = zeros(1000,1);
for n = 1:1000
 y(n) = max(svd(randn(n)));
end
plot(y);

      在单核计算机上运行这段循环代码时需要15分钟多的时间。为了减少计算时间,我们用线程和并行  for循环在多核计算机上运行这段循环代码,然后再来比较性能结果。

使用线程

      线程是在多核计算机上进行并行计算的软件解决方案,但是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多线程和多核处理器不是同一个概念。通常线程的数量和多核的数量一致时性能是最好的,但是也有线程比核少的情况。我们将通过实验去确定对于我们的计算所需的最佳的线程的个数。

      运行上面的代码,并通过MATLAB界面属性窗口或者使用maxNumCompThreads()函数去调节线程的个数。图2 显示了不同线程数量对应的结果。除了时间,还有加速情况和并行效率。前者是多核执行时间与单核执行时间的比率,理想地,我们期望在N个核上能达到N倍。后者是加速倍数与核的个数的比率,理想地,我们期望能达到100%。

线程个数

运行循环所需时间 

加速倍数 

效率 

1

902.6

1.00  

100%

2

867.2

1.04 

52%

3

842.3 

1.07 

35%

4

862.3

1.05 

 26%

图2 不同线程数量对应的代码性能

      结果呈现混合型的特点。使用线程确实能提高计算的速度,但是在我们的例子,只有对svd()的调用是被并行计算的。这是因为MATLAB所支持的线程是有限制的:用户不能决定代码的哪部分进行并行运算。

      一方面,我们使用多核在不改变代码的情况下加快了计算的速度。另一方面,当增加内核而并没有减少执行时间时就意味着是对成本的浪费。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另一种并行运算方法。

使用并行for循环

      Parfor循环,即并行for循环,在简单计算中有大量循环语句时是非常有用的。使用Parfor需要并行计算工具箱的支持。图3 是用Parfor语句和前面代码的对比。

y = zeros(1000,1);
for n = 1:1000
 y(n) = max(svd(randn(n)));
end
plot(y); 
 
y = zeros(1000,1);
parfor n = 1:1000
 y(n) = max(svd(randn(n)));
end
plot(y);
 

 

 

Labs数量 

运行循环所需时间 

加速倍数 

效率 

1

870.1 

1.00  

100% 

2

487.0 

1.79 

89% 

3

346.2 

2.51 

83% 

4

273.9 

3.17 

79% 

图4 不同的lab数量对应的代码性能

      从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此奇异值分解的计算,无论从加速情况还是效率,parfor的性能是优于多线程的。

      不细究代码实现的细节,也有必要解释使用parfor带来的好处。例子中的代码最显著的特征是每个循环是独立的。独立性的特征使得parfor的应用很简单也很高效。使用parfor留给系统的唯一任务是分配循环任务到核执行并获取结果用于其他的运算。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parfor在随机数产生的问题上。在parfor循环中使用诸如randn()函数产生的矩阵与for循环中使用类似函数产生的矩阵并不一致,因为parfor循环的是已经被预定了的。在绝大多情况下,这种差异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使用parfor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循环之间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能够通过代码分析得到,那么执行parfor循环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如果这种依赖关系没有检测到,那么就会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下面的代码说明了这样的问题:

total = 0;
A = zeros(1000, 1);
parfor i = 1:100
 total = total + i; % OK: this is ...
  ...a known reduction operation
 A(i+1) = A(i) + 1; % error: ...   ...loop iterations are dependent
end

利用parfor很容易计算total的表达式,但是对于第二个表达式,由于A(i+1)依赖于前一次循环得到的A(i),所以用parfor计算会产生问题。

让我们来更进一步地看看每次循环发生了什么:

Iteration 1: i = 1
 A(2) = A(1) + 1 = 0 + 1 = 1
Iteration 2: i = 2
 A(3) = A(2) + 1 = 1 + 1 = 2
Iteration 3: i = 3
 A(4) = A(3) + 1 = 2 + 1 = 3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用下面的parfor循环的代码得到跟前面同样结果的代码:

parfor i = 1:10
  A(i+1) = i;
end

扩展并行计算

      MATLAB已经支持几种并行方法,其他的方法将逐渐在高版本中实现。

      我们相信未来计算机将有越来越多的核。总是没过几年核的个数就翻倍,也意味着计算能力的翻倍。但是要利用好这种硬件的优势就需要正确的软件,而写正确的软件就需要正确的软件开发工具。MATLAB便旨在实现这种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需产品

  • MATLAB 
  • Parallel Computing Toolbox

资源与示例

  • Using parfor to Run Loops in Parallel 
  • Parallel Programming in MATLAB

文章

  • Eigenvalues and Condition Numbers of Random Matrices. Alan Edelman. Ph.D. thesi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y 1989.
  • Language Design for an Uncertain Hardware Future. Roy Lurie. HPCwire, September 28, 2007
  • Multiple Processors and Multiple Cores. Cleve Moler. The MathWorks News & Notes, June 2007
      就像maxNumCompThreads()命令可以控制多核方法的并行运算,matlabpool命令能够控制parfor指令的并行行为。Matlabpool指令创建并行任务执行的环境,在此环境下并行for循环能够从MATLAB 的命令提示符交互执行。

      Parfor循环在labs上执行,labs之间是能够交互的。像线程一样,labs在处理器核上执行,但是labs的数量并不一定与核的数量相匹配。另不同于线程,labs互相之间是不共享存储单元的。所以,它们能够运行在联网的独立的计算机上。但是,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仅需要知道并行运算工具箱使得parfor有效地工作在一个多核系统上。每个核或本地worker能主导一个lab。

      问题自然就出现了:改变代码值得吗?在我们的例子中,改变代码是值得的因为下面的表格清楚地表明了使用parfor的好处。
图3 左边:原来的代码  右边:用parfor实现的循环语句


    Matlab个人超级图形计算平台-Jacket Engine+Tesla
关闭此页
上一篇:MATLAB实现图像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下一篇:MATHWORKS简化了MATLAB并行应用的开发

相关文章

  • 05/13体系化仿真计算设备系统组成分析及工作站/服务器/存储配置推荐
  • 05/12AMD 第 6 代 EPYC Venice:发现 CCD 配置和线程性能
  • 05/12UltraLAB定制图形工作站产品介绍2025v2
  • 05/09Xeon6代+4块GPU--图灵超算工作站GT450M介绍
  • 05/09汽车风阻测试模拟分析、算法,及服务器/工作站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04/26高频交易(HFT)应用分析、算法,服务器/工作站硬件配置推荐
  • 04/25衍生品定价与风险对冲应用分析、算法,及服务器工作站硬件配置
  • 04/25量化交易策略应用算法分析、服务器工作站硬件配置
  • 04/24金融风险管理应用算法分析、服务器/工作站硬件配置推荐
  • 04/19油藏模拟软件的算法分析以及图形工作站/服务器硬件配置推荐25v2

工程技术(工科)专业工作站/服务器硬件配置选型

    左侧广告图2

新闻排行榜

  • 1MatLAB科学计算工作站精准应用硬件配置推荐2020v2
  • 2读取速度提升50倍 Intel推广固态硬盘应用
  • 3全国首创---XASUN12核便携图形工作站解决方案
  • 4MATLAB科学计算工作站及集群配置方案
  • 5深度学习台式、便携式、机架式、集群硬件配置选型2022v2
  • 62024年MATLAB科学计算工作站及集群配置方案
  • 7基于Infiniband高性能集群硬件配置方案
  • 8显卡进入高速时代 PCI-E 2.0带宽翻倍
  • 9颠覆集群计算-饭山16核个人超算工作站
  • 10Matlab在半导体行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最新信息

  • Matlab神经科学应用工具箱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生物科学专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地球、海洋和大气科学专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化学专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物理学专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数学和优化专业工具箱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在半导体行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 Matlab在铁路系统行业应用计算特点与计算设备硬件配置推荐

应用导航:

工作站产品中心 京东商城 中关村商城 淘宝商城 超高分可视化商城 便携工作站商城 ANSYS CATIA Microsoft INTEL NVIDIA 网站统计

公司简介-业务咨询-招聘英才-资料下载-UM-

本网站所有原创文字和图片内容归西安坤隆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陕ICP备16019335号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1314号
Copyright © 2008-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热线
商城
分类
联系
顶部